诗歌越千年,“桃李”有变迁——
华中师范大学文学教授做客首义书苑
4月12日下午,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、博士生导师徐敏教授应邀来校,在首义书苑为师生作《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桃李意象探秘》专题讲座,校团委、图书馆老师,各学院文学爱好者参加。本次讲座为读书月活动之一,由图书馆与校团委联合举办。
徐敏以花卉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寓意为引,对中国古代诗歌中独有的桃李意象进行解读,并从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“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”中赠予信物到黄庭坚笔下“桃李春风一杯酒,江湖夜雨十年灯”中桃李蕴含的“春天、希望”的不同寓意,与现场学生探讨桃李意象的渊源与变迁。
讲座中,徐敏通过《山海经·夸父逐日》原文解读讲述早期的桃花源意境,将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与桃花源记进行对比,探讨了桃花源的神秘性。同时多角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桃的意象。她表示,桃花源是中国诗人的乌托邦建构,桃文化也寄托着古代人们的美好愿景。正如古代诗人借助花卉意象表达自身情感一样,他们的思想跨越千年时光,通过诗歌展现在我们面前。
最后,徐敏与现场师生就相关文学话题进行了探讨并合影留恋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讲座不仅拓宽了自己赏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视野,丰富了文化积累,更让自己打开了新的解读中国古代诗歌的思路。
记者 叶裕康
编辑 丁炜刚 赵颖